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企业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请高手帮忙

时间:2024-05-03 01:04:57  来源:http://www.dqjsp.com  作者:admin

一、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请高手帮忙

 

A公司在监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财务监控存在局限。仅仅关注销售货款的回收,对成本费用,尤其是广告费的监控不力。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监控是内部控制制度得以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监控包括持续监督和个别评估。A公司通过严格的制度安排,对资金周转的监控实现了持续监督,然而对广告费用等的监控却没有类似的持续监督机制,且缺乏对广告费使用制度的个别评估。

2.监控后没有采取应有的改进措施。A公司察觉到了广告费使用中的种种问题,但对分公司的错误做法予以了迁就,使监控失去了意义。

3.人员监控存在缺陷。集中体现在.对分公司经理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导致管理制度在推行中遇到阻力,这也反映出A公司在控制环境,尤其是组织结构设计和职权分配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二、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A集团公司在内部控制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信息沟通等要素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

1、控制环境基础薄弱。(1)公司关注行业扩张,却缺少整体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理念;(2)董事长与总经理之间存在近亲属关系,导致对总经理的监督难以进行;(3)权利和职责没有适当地进行分配,总经理权限过大,独立董事被边缘化,导致公司做出的重大决策缺乏有效制约。

2、风险评估不到位,主要表现在:

(1)目标设定欠科学。目标设定是管理当局在识别和评估实现目标的风险并采取行动来管理风险之前,采取恰当的程序去设定目标,确保所选定的目标支持和切合单位的发展使命,并且与单位的风险承受能力相一致。目标设定是事项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前提。目标设定既有战略目标,又有具体的经营目标。A集团在设定战略目标时,盲目选择扩张行业,没有充分考虑可能的风险水平;在设定经营目标时(追加商务大楼建设高度),缺乏与财务部门等的沟通,忽视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一味追求规模。

(2)事项识别不合理。事项识别是管理当局从影响目标实现的内部或外部原因中识别潜在的事项。它包括区分代表风险的事项和代表机会的事项。A集团公司在进行事项识别时,放弃将资金投入原本熟悉的医药市场,无视可能在生物制药行业做强做大的潜在机会,而进入经验不足、与原先产业无关的IT和房地产行业,承担了较高的行业风险。

(3)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A集团公司没有建立起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对行业风险缺少充分的考虑,决定建设投资项目时也没有评价可能的财务风险。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造成了公司在应对风险时办法匮乏,最终走向破产清算。

3、信息沟通不畅通。由于A集团公司控制环境基础薄弱,决策权过分集中,导致集团内部缺少信息由下向上沟通的渠道,外部独立董事提供的信息也无法得到公司内部各部门的重视。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致使公司的内部控制无法产生真实、及时、有用的信息。

三、求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详细案例!

案例一:KY公司采购与付款内部会计控制案例

案例叙述:KY公司是医药制品公司,对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除价格是主要的考虑因素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对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当KY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需采购时,在原材料市场价格有较大变动或购买新的原材料品种,采购部门需重新确定供应商时,是通过招投标方式进行的。首先从采购部门建立的供应商档案中确定参加招投标会议的供应商(供应商必须是经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验收合格后颁发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这样的供应商生产的原材料应该符合国家医药行业的质量标准),通过比较产品性价比确定几家供应商,由KY公司的检验部门对待选供应商的原材料样本进行检验,KY公司除执行国家医药行业的质量标准外,也制定了本公司的质量标准,经检验后,采购部门从中确定质优价廉的供应商。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签定购买合同;购买的原材料到达后再经检验部门进行抽检,出具检验单;仓库保管部门对数量、品种进行检验并出具入库单,财务部门审核及核对检验单、入库单、购货发票后登记明细帐;采购部门制定用款计划,财务部门根据用款计划筹备资金付款。

KY公司每月首先召开财务分析会议,对当月的财务情况进行分析,其中产品生产成本如果出现异常波动,排除市场价格等等因素后,若是因原材料质差价高造成的,在其后召开的由公司各职能部门参加的总经理扩大会议上对采购部门出现的问题进行问责,并与采购部门的经济利益挂钩。

案例分析:本案例中的KY公司在采购与付款业务中的内控规定和做法有其符合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试行)”中相关规定之处:

首先,KY公司在采购原材料过程中按照请购、审批、采购、验收、付款等规定的程序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

第二,建立了采购与验收环节的管理制度,对采购方式确定、供应商选择、验收程序等作出了明确规定,确保采购过程的透明化;

第三,建立了供应商档案,充分了解和掌握供应商的信誉、供货能力等有关情况,采取由采购、使用等部门共同参与比质比价的程序;

第四,根据规定的验收制度和经批准的订单、合同等采购文件,由独立的验收部门对所购物品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出具验收证明;

第五,财会部门在做帐务处理和办理付款业务时,对采购发票、结算凭证、验收证明等相关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及合规性进行严格审核;

第六,通过对职能部门的问责制度对采购与付款的内部控制进行监督检查。

但本案例中KY企业在采购与付款业务中的内控规定和做法也有其不符规定之处:KY公司虽然建立了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但在该业务中,“询价与确定供应商”是两个不相容岗位但都由采购部门承担,这就存在舞弊的可能。虽然公司对职能部门有问责制度,但只能是事后的责任追究,而不是事前的风险防范与控制。

由于KY公司“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制定时就存在失控点,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上存在先天不足,现有的内控制度在该业务执行过程中不相容岗位之间不能完全起到牵制和制衡的作用。因此,建议KY公司修改内控制度,使不相容职务分离,并且在采购原材料确定价格环节上,增加控制程序,即购买原材料的价格应经价格委员会讨论,并由财务部门分析审查后,报管理层审批,可有效地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