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谁知道建瓯风俗的典故?

时间:2024-05-03 21:49:54  来源:http://www.dqjsp.com  作者:admin

一、谁知道建瓯风俗的典故?

建瓯的民居主要有二种模式:一是库厝,一厅二厢、下廊后阁,四周围以空斗墙(封火墙),对外不开窗,通风采光靠天井,排水设阴沟,大门外有露篱门,进门设有屏风。厅厝最重要,这里是祭祀神灵、供奉祖先、接待来客、讨论家事的场所。二厢厅房用作长辈的卧室;后下廊间按情况分由子女们居住;后阁间作厨房、堆放杂物。如果居住的是大家族,而且又非常富贵显赫,则可纵向发展为二进、三进,横向发展为书间、花楼等。建筑结构均为木结构、板壁。富室雕梁画栋,设花阁窗也属常见。二是竹坑厝、厅房、住房、厨房依次相连,板壁围护,多为小户住宅人家。如在街市面上则多数是前店后厝,结构简单、通风采光较差。此外,民国时期外国教会建教堂、校舍、医馆等,采用砖木、土木结构建二层开阳式住房,俗称“洋楼”。少数富户也有仿建。 民俗节庆网

如今,传统而典型的库厝,在建瓯已不多见,大部份成了拥挤的大杂厝,或因随意改建而面目皆非,或因经年失修而颓败破落。代之而起的是近几年飞速发展的新型住宅楼。 www.1155815.com

新型住客楼以高层建筑居多。机关单位建的多在5层以上,私人建的也在3层以上,每套房屋内都建有独立的厨房、卫生间,前阳台或前后阳台,一般设二室一厅或三室一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装饰越来越考究。房间内贴壁纸、铺地毯,装吊灯、壁灯等,厨房、卫生间铺上瓷砖,装上抽油烟、热水器、抽水马桶、电话等,有的还安装空调机。建瓯人对居住的要求,已由过去单一的安顿家庭,向美观舒适发展,说明建瓯人的住真正进入了一个

二、流坑村的流坑民俗

1、流坑人的麻将——玩铜钱牌

在流坑,经常可以看到村中妇女围坐着玩儿铜钱,村里人称之为打铜钱牌。所有的铜钱为“康熙通宝”,以铜钱的背面写字做区别,类似于今天的麻将。

2、流坑的供神——“游老爷”

流坑的游神又称“游老爷”,是正月里的最热闹的活动。“老爷”是村里人对庙里的菩萨和神的总称。游神那天,由村里的青壮年抬着“老爷”,前面鸣锣开道,穿过流坑的每个街巷。“老爷”走到那,香火旺到那、鞭炮放到那。

3、流坑的跳傩——“玩喜”

流坑人把出傩神、跳傩舞称为“玩喜”。流坑的傩舞是古时驱鬼逐疫的典礼。后来发展到哪家“中举”、“添丁”“娶妻”等喜事也要请傩,表演的娱乐性增强。

傩舞表演者头戴面具,身着彩袍,手舞足蹈。傩舞不用语言,只有肢体来表现各种神话传说里的人物,辟邪祛妖,祈福平安。演员的每个招式都有板有眼,把角色性格表演得惟妙惟肖。傩班演出的主要剧目有“钟馗扫台”、“天官赐福”、“出将”等民间传说。

流坑傩剧最后的节目一般是“抢罗汉”,非常有特色。“抢罗汉”时全部演员都取下面具,一起登台献艺,各逞其能。演员们现出打拳、踢腿、翻斤斗、跳桌子等绝活,把演出推向高潮。

三、小学生作文五台民俗

今天由我来介绍五台山。五台山在山西省的东北方向,在忻州市五台县和繁峙县的中间,在太原市的西南方向230公里。是世界的五大佛教圣地。五台山在黄土高原上,地旱树稀。放眼望去,看到一片土黄色,如同金色世界。峰林交错,挺拔壮丽。

五台山因为地处高原,所谓“高处不胜寒”,所以气候冷,因此得到“清凉山”的别名。五台山的气候很奇怪:“盛夏不见炎暑”。

大自然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奇峰怪石,有很多著名的奇峰灵崖,其中,有一“写字崖”。如果你拿湿了的手帕仔细擦,会出现很多似篆隶体字迹的字。而且有人把表皮石层除去,下层却能擦出字来,层层有字,字字不同。五台山的山峰异常险峻,山峰皆由古老的结晶岩组成。在地上有五座直入云霄的山峰,峰顶平坦如台,故所以叫五台山。五台山是由五座山峰组成的,五座山峰分别是:东北的望海峰、西边的挂月峰、南边的锦绣峰、北边的叶斗峰、中间的翠岩峰。五座山峰中,北边的叶斗峰最高,而且峰顶常年机有冰。在夏天的时候天气很凉爽,所以是避暑的好地方。五座山峰上都种植植物,其中以草为主,由

四、宜春民风民俗故事(节日习俗)400字左右

宜春节日风俗

“口吃粽子撑竹排”端午佳节记铜鼓客家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有着不尽相同的内容。

江西省铜鼓县位于江西西北部属宜春地区,明末清初有大量的粤东闽西客家人移民到此,造成了铜鼓原驻民与客家人混居的局面。现今的铜鼓县依然保留这他古朴的客家民风。江西铜鼓人称端午节也叫五月节、端阳节。那么铜鼓过端午节的习俗是如何的呢,客家民俗专家朱可山介绍说:

“家家户户门前要插上祈艾(艾草)、菖蒲、要吃粽子、染红的咸蛋、撑竹排或划龙舟。端午节那天‘午时’(11:00--12:00)要在房屋周围洒雄黄水,用甘草煮黄豆吃,吃了可清火败毒。小孩胸前挂一串苍术,头上要抹雄黄水,客家人讲卫生,除了平时洗澡外,这天晚上要用祈艾、菖蒲、枫树的果实即枫球煮开放凉后用来洗澡。当然亲朋好友互送吃食物共同聚餐也是不可少的事。”

地处赣西北的铜鼓县城是三江交汇的地方,发源于大围山的定江河、金沙河和黄溪均流经这里,因此端午节的时候,当地客家人喜欢撑竹排。撑竹排类似于划龙舟,不过它的制作较简单,砍七八根毛竹用篾片扎在一起。当然也有做得精致的:用于做竹排的毛竹要用刀将竹青刮去,在排水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竹排重量减轻了。加上前面的竹尾翘起,向前划去自然阻力更小。要使竹尾弯曲,有一个办法就是放在火上烤。烤软后,慢慢弯曲,再用沾满冷水的毛巾按一会,烤一会,弯一会,按一会。竹尾就会弯到排主满意的程度。做好竹排后,铜鼓的排工开始行排,一路上能判断出何处有暗礁何处有险滩,从而把握潮头。

铜鼓县城三江汇合处叫做三江口,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都是石头沙滩,这里堆放着如山的树条或扎好的木排、竹排。过去没有公路,这些木排和竹排本身既是运载工具,又是货物,因此许多竹木通过水运到九江市的修水,再到长江沿岸各个城市。铜鼓的排工和奉新的锡匠以及高安的皮匠是闻名遐迩的赣中三杰,一首传说是马秀才所写的《一曲滩歌到吴城》道出了当年铜鼓排工的艺高人胆大的气概。歌中唱道:

一篙撑过令公埠,下了徐滩又西滩,

险滩急弯三百里,每处险滩要记清。

若问滩弯有多少?撑撑弯弯做手伸,

一本滩歌都唱尽,前面转眼是吴城。

过端午节,和江西大部分地区一样铜鼓客家人喜欢吃加了碱水的糯米粽子,这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是颜色好看,糯米碱化后金灿灿的,非常好看,第二个是好吃,粽子没那么腻人,第三是保存时间长,便于外出路上食用。而碱水是客家人自制的,客家民俗专家朱可山介绍说:

“碱水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铜鼓客家人叫做早禾杆烧的灰放入开水中煮制成碱水。另一种非常有特色,就是我们铜鼓用一种叫做黄荆的枝条折断后在锅里煮水后制成碱水。五月的时候气候开始变得炎热,容易产生中暑等各种各样的疾病,吃了加入了用黄荆制成的碱的粽子,可以防止这类疾病。”

如今,端午节的粽子铜鼓人还在吃,但撑竹排的并不多见了。为再现当年铜鼓客家人端午节口吃粽子撑竹排的优美画面,铜鼓县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举措,铜鼓县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王海泉介绍说:

“县政府已经在县城河的两岸,用花岗岩砌起了河堤,足有6米高。另外,还正在三江口下游不远处筑一个橡皮坝,水多时可使坝缩小变矮,达到放水的目的,水少时储水。三江口作为在东面的弯点,和另两条河--金沙河和定江河形成一个巨大的U字,届时,铜鼓客家人就可以绕着‘U’字,一边吃粽子一边撑竹排了。”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